瀏覽次數:344

 

 

兒科物理治療

 

何謂“兒科物理治療”?

"兒科物理治療是針對初生至19歲的嬰、幼、青少年兒童而提供的治療和康復護理。兒科物理治療師發揮物理治療師的專業技能,並且擁有兒童發展及兒童疾病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經驗。"

(兒科特許物理治療師協會 (Association of Paediatric Chartered Physiotherapists),2020年)

 

兒科物理治療師如何能提供幫助?

兒科物理治療對出現於嬰孩至青少年身上的障礙作出評估並施予康復治療。兒科物理治療幫助患有肌動技能障礙的兒童改善其總活動能力和機能,以盡量提高其獨立能力、自主能力和安全性,並且為他們能夠成功參與社會生活和日常生活活動作適當準備。

(Stavropoulou et al.,2020年)

 

兒科物理治療師對甚麼疾病或狀況起作用:

  • 神經系統疾病
    • 神經發育性疾病:腦性麻痺(CP)、自閉症類群障礙(ASD)、發展性協調障礙(DCD)、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學習障礙、智能障礙(亦稱為弱智)、行為規範障礙症、視力和聽力障礙等
    • 神經肌肉疾病:杜興氏肌營養不良症(DMD)、脊髓肌肉萎縮症(SMA)、進行性神經性腓骨萎縮症(CMT)、面肩胛肱肌失養症(FSHD)等
    • 兒童腦損傷或外傷性腦損傷
    • 脊髓損傷
  • 整體發展遲緩
  • 先天障礙,例如脊柱裂、肢體缺陷、臂叢神經損傷、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 遺傳疾病,例如唐氏綜合症、小胖威利綜合症、天使綜合症
  • 呼吸道疾病,例如哮喘、囊性纖維化
  • 骨科疾病,例如斜頸症、斜頭畸形、畸形足(馬蹄內翻足)
  • 風濕疾病,例如兒童特發性關節炎
  • 受傷及手術後康復,或長期病患、住院或重大健康事故後的復康
  • 與成長有關的關節和肌肉疼痛,例如奧斯古德─施拉特疾病、跟骨骨骺炎、西汀─拉森─強納森氏症

 

你的小孩何時應該看兒科物理治療師?

出現以下狀況:

  • 早產兒(<懷孕36周數)或低出生體重兒(<1500克)
  • 扁頭或斜頭
  • 大肌肉技能發展遲緩:
    • 頭部控制不佳
    • 不能忍受俯臥時間
    • 9個月前不能坐立
    • 12個月前不能站立
    • 18個月前不能行走
    • 異常步態/用腳趾行走
    • 肌動技能(例如行樓梯、跑步、跳躍、球類技巧)障礙
  • 笨拙或不協調、經常跌倒
  • 肌肉張力異常(低/高)或姿勢和動作異常,例如W型坐姿、拖着脚走
  • 關節活動幅度過大
  • 基因及代謝異常
  • 有神經系統疾病
  • 姿勢問題:圓肩和頭部前傾(即低頭垂肩)、脊椎側彎、O型腿、X型腿、扁平足等
  • 超重或過重,體適能欠佳
  • 意外、受傷(運動損傷、骨折、疼痛)、手術或重大健康事故後
  • 關節或肌肉疼痛

 

為何選擇擁有兒科方面的專門知識或經驗的物理治療師?

因為兒童的復康治療需要特別技巧。兒童並非小型成人─他們的身體結構與成人並不一樣,他們仍在成長和發展中,而他們的活動和思想亦跟成人不相同。兒科物理治療師是在兒童發展方面,尤其是活動發展方面的專家。活動是生活的基礎,對生活至關重要。嬰兒和兒童需要周圍移動以探索自己身體、執行不同任務,並與環境互動,好讓他們能好好地學習、成長和發揮所能。因此,活動在嬰兒和兒童發展方面擔當重要的角色。

 

兒科物理治療師是在評估、識別和處理兒童發展和活動障礙方面的專家。他們掌握知識和實際技巧,為每名兒童度身訂造治療課程、令兒童能在治療時段中積極參與,及與其父母及照顧者溝通,以協助兒童的日常生活、參加不同活動及參與社交生活。

 

治療方向:

  • 維持或改善關節活動度和肌肉緊縮
  • 使肌肉張力恢復正常
  • 改善肌肉力量、肌耐力、協調、平衡、核心穩定性
  • 恢復身體定位和正確姿勢
  • 重新調整活動動作模式和步姿
  • 提升感覺
  • 達到大肌肉動作和小肌肉動作發展里程碑的要求
  • 給予步行、坐姿或體位擺置的器材建議
  • 照顧者教育和支援
  • 促進日常生活活動的獨立性

 

及早治療的重要性

研究結果顯示,及早治療能夠改善有發展障礙兒童的肌動和認知果效(Majnemer,1998年;Piek et al.,2008年)。如你關注到你小孩的狀況,歡迎聯絡我們,並向我們經驗豐富的兒科物理治療師徵詢專業意見。

 

 

參考資料:

  1. Association of Paediatric Chartered Physiotherapists (APCP). (2020). Paediatric Physiotherapy. Retrieved from https://apcp.csp.org.uk/content/paediatric-physiotherapy/
  2. Majnemer, A. (1998). Benefits of early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Seminars in Pediatric Neurology, 5(1), 62-69. https://doi.org/10.1016/S1071-9091(98)80020-X
  3. Piek, J. P., Dawson, L., Smith, L. M., & Gasson, N. (2008). The role of early fine and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on later motor and cognitive ability. Human movement science, 27(5), 668-681. https://doi.org/10.1016/j.humov.2007.11.002
  4. Stavropoulou, M., Alexandra, H., Apostolou, T., Iakovidis, P., Maria, K. G., & Manolis, T. (2020). Parents’ opinion on pediatric physiotherapy and the physical therapy. Physiotherapy Research and Reports Research, 3, 1–3. https://doi.org/10.15761/PRR.1000129

 

如對本診所的治療有詢問,歡迎聯絡我們:
起來行走有限公司 (On the Move Ltd.)

地址:九龍油麻地偉晴街10號, 白雲大廈三樓全層
電話:98500382

Whatsapp : 98500382 (可直接留訊息預約評估及訓練)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onthemovehk

訓練隨筆

 

 

兒科物理治療

 

何謂“兒科物理治療”?

"兒科物理治療是針對初生至19歲的嬰、幼、青少年兒童而提供的治療和康復護理。兒科物理治療師發揮物理治療師的專業技能,並且擁有兒童發展及兒童疾病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經驗。"

(兒科特許物理治療師協會 (Association of Paediatric Chartered Physiotherapists),2020年)

 

兒科物理治療師如何能提供幫助?

兒科物理治療對出現於嬰孩至青少年身上的障礙作出評估並施予康復治療。兒科物理治療幫助患有肌動技能障礙的兒童改善其總活動能力和機能,以盡量提高其獨立能力、自主能力和安全性,並且為他們能夠成功參與社會生活和日常生活活動作適當準備。

(Stavropoulou et al.,2020年)

 

兒科物理治療師對甚麼疾病或狀況起作用:

  • 神經系統疾病
    • 神經發育性疾病:腦性麻痺(CP)、自閉症類群障礙(ASD)、發展性協調障礙(DCD)、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學習障礙、智能障礙(亦稱為弱智)、行為規範障礙症、視力和聽力障礙等
    • 神經肌肉疾病:杜興氏肌營養不良症(DMD)、脊髓肌肉萎縮症(SMA)、進行性神經性腓骨萎縮症(CMT)、面肩胛肱肌失養症(FSHD)等
    • 兒童腦損傷或外傷性腦損傷
    • 脊髓損傷
  • 整體發展遲緩
  • 先天障礙,例如脊柱裂、肢體缺陷、臂叢神經損傷、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 遺傳疾病,例如唐氏綜合症、小胖威利綜合症、天使綜合症
  • 呼吸道疾病,例如哮喘、囊性纖維化
  • 骨科疾病,例如斜頸症、斜頭畸形、畸形足(馬蹄內翻足)
  • 風濕疾病,例如兒童特發性關節炎
  • 受傷及手術後康復,或長期病患、住院或重大健康事故後的復康
  • 與成長有關的關節和肌肉疼痛,例如奧斯古德─施拉特疾病、跟骨骨骺炎、西汀─拉森─強納森氏症

 

你的小孩何時應該看兒科物理治療師?

出現以下狀況:

  • 早產兒(<懷孕36周數)或低出生體重兒(<1500克)
  • 扁頭或斜頭
  • 大肌肉技能發展遲緩:
    • 頭部控制不佳
    • 不能忍受俯臥時間
    • 9個月前不能坐立
    • 12個月前不能站立
    • 18個月前不能行走
    • 異常步態/用腳趾行走
    • 肌動技能(例如行樓梯、跑步、跳躍、球類技巧)障礙
  • 笨拙或不協調、經常跌倒
  • 肌肉張力異常(低/高)或姿勢和動作異常,例如W型坐姿、拖着脚走
  • 關節活動幅度過大
  • 基因及代謝異常
  • 有神經系統疾病
  • 姿勢問題:圓肩和頭部前傾(即低頭垂肩)、脊椎側彎、O型腿、X型腿、扁平足等
  • 超重或過重,體適能欠佳
  • 意外、受傷(運動損傷、骨折、疼痛)、手術或重大健康事故後
  • 關節或肌肉疼痛

 

為何選擇擁有兒科方面的專門知識或經驗的物理治療師?

因為兒童的復康治療需要特別技巧。兒童並非小型成人─他們的身體結構與成人並不一樣,他們仍在成長和發展中,而他們的活動和思想亦跟成人不相同。兒科物理治療師是在兒童發展方面,尤其是活動發展方面的專家。活動是生活的基礎,對生活至關重要。嬰兒和兒童需要周圍移動以探索自己身體、執行不同任務,並與環境互動,好讓他們能好好地學習、成長和發揮所能。因此,活動在嬰兒和兒童發展方面擔當重要的角色。

 

兒科物理治療師是在評估、識別和處理兒童發展和活動障礙方面的專家。他們掌握知識和實際技巧,為每名兒童度身訂造治療課程、令兒童能在治療時段中積極參與,及與其父母及照顧者溝通,以協助兒童的日常生活、參加不同活動及參與社交生活。

 

治療方向:

  • 維持或改善關節活動度和肌肉緊縮
  • 使肌肉張力恢復正常
  • 改善肌肉力量、肌耐力、協調、平衡、核心穩定性
  • 恢復身體定位和正確姿勢
  • 重新調整活動動作模式和步姿
  • 提升感覺
  • 達到大肌肉動作和小肌肉動作發展里程碑的要求
  • 給予步行、坐姿或體位擺置的器材建議
  • 照顧者教育和支援
  • 促進日常生活活動的獨立性

 

及早治療的重要性

研究結果顯示,及早治療能夠改善有發展障礙兒童的肌動和認知果效(Majnemer,1998年;Piek et al.,2008年)。如你關注到你小孩的狀況,歡迎聯絡我們,並向我們經驗豐富的兒科物理治療師徵詢專業意見。

 

 

參考資料:

  1. Association of Paediatric Chartered Physiotherapists (APCP). (2020). Paediatric Physiotherapy. Retrieved from https://apcp.csp.org.uk/content/paediatric-physiotherapy/
  2. Majnemer, A. (1998). Benefits of early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Seminars in Pediatric Neurology, 5(1), 62-69. https://doi.org/10.1016/S1071-9091(98)80020-X
  3. Piek, J. P., Dawson, L., Smith, L. M., & Gasson, N. (2008). The role of early fine and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on later motor and cognitive ability. Human movement science, 27(5), 668-681. https://doi.org/10.1016/j.humov.2007.11.002
  4. Stavropoulou, M., Alexandra, H., Apostolou, T., Iakovidis, P., Maria, K. G., & Manolis, T. (2020). Parents’ opinion on pediatric physiotherapy and the physical therapy. Physiotherapy Research and Reports Research, 3, 1–3. https://doi.org/10.15761/PRR.1000129

 

如對本診所的治療有詢問,歡迎聯絡我們:
起來行走有限公司 (On the Move Ltd.)

地址:九龍油麻地偉晴街10號, 白雲大廈三樓全層
電話:98500382

Whatsapp : 98500382 (可直接留訊息預約評估及訓練)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onthemovehk